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大庆膜下滴灌解开旱区农业“死结”

2010/6/24 9:31:23 来源:新华网

    日前,水利部玉米膜下滴灌工程现场观摩会在大庆市举行。会上,大庆玉米膜下滴灌经验作为我国东北部四省区(黑、吉、辽、蒙)的典型,得到肯定。

    2009年,我省粮食增产12.8亿公斤。其中,耕地面积仅占全省6%的大庆市,粮食增产10.25亿公斤。这组数字的背后,解开旱区农业“死结”的膜下滴灌种植模式功不可没。

    大庆地处我省西部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440毫米,年蒸发量1600毫米,十年九旱。为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庆市不断探索节水灌溉,努力突破干旱缺水这一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2005年,开始实施旱田喷灌工程。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3亿元,新打机电大井7741眼,利用原井5094眼,配套喷灌设备1.2万余套。组织农民组建喷灌合作社,建设围井经济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集约经营。喷灌项目成为建设一处,带动一方的惠民工程。

    2008年,大庆建设玉米膜下滴灌面积23万亩,增产近1.5亿公斤。2009年,建设玉米膜下滴灌面积50万亩,增产3.65亿公斤。今年,新建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06万亩。

    经过3年来的实践,大庆实施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收效显著:与常规玉米相比,亩均增产450公斤以上,亩收入增加400元;用水量为喷灌的1/2,比喷灌节水50%,比漫灌节水86%;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8%,籽实质量普遍高出常规玉米一个等级以上。

    为大力推广玉米膜下滴灌,大庆市下足了气力。在资金落实上,市投入一块、县区及群众筹一块、争取国家和省里补一块。2008年至2009年建成玉米膜下滴灌73万亩,总投资2.56亿元。为保证喷灌设备质量、降低成本,大庆市扶持、引进10家滴灌设备生产企业在大庆建厂,使玉米膜下滴灌造价由2007年的每亩360元,下降到280元。

    今年1月和5月,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两度来大庆检查玉米膜下滴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鄂竟平算了一笔账:黑、吉、辽、蒙四省区干旱耕地面积过亿亩,其中,干旱严重的10个地市玉米种植面积6000万亩。如果拿出2000万亩推行玉米膜下滴灌,保守计算亩增产350公斤,即可增产粮食70亿公斤,这对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的规划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表示,今年水利部将在资金方面重点支持大庆市推进玉米膜下滴灌,并征求我省意见,把大庆确定为东北四省区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

    今年,大庆市计划新增的106万亩玉米膜下滴灌面积已全部建成,比常规地块早播种10天,发挥了抗低温、抢农时的积极作用。按照《大庆市百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到2012年,大庆力争建设膜下滴灌面积400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面积300万亩。届时,粮食产能将达50亿公斤,用不足全省6%的耕地,实现全省10%的产能。(记者邵晶岩 李飞)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