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母乳喂养时间不宜过长

2010/6/17 14:51:35 来源:网友

  ○ 喂养指南

  汤汁类食物可防便秘

  婴儿便秘,是指肠中内容物运行迟缓,粪块坚硬,大便次数比平日减少,甚至48小时以上无粪便排出。婴儿平时习惯于2-3日排便1次,而并无便秘症状者,不能视为便秘;有的便次虽不减,但粪便干硬且不易排出时,也应视为便秘。

  发生婴儿便秘,首先应培养其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积极进行饮食调理,如是哺乳期婴儿,可适当加用汤汁类食物,如白糖水、蜂蜜水、白菜汁、橘汁、枣汁等。

  断乳期的婴儿,在增加辅助食品时,除选择高营养食物外,还要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杂粮、粥类。小儿便秘也可吃些苹果、白薯、香蕉、空心菜、小米粥、玉米粥、麦片粥、藕粉糊、菠菜、芝麻、杏仁、蜂蜜、核桃仁、牛奶等食物。

  乐乐

  喂奶的时间过长反而会有很多害处,由于母乳到了10个月以后,奶水中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奶水变得清淡,营养价值下降,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儿吃奶时间过长,会养成不爱吃其它食品的习惯,使养分不足。

  恰在此时孩子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长此以往,就会使小儿营养不良,身体消瘦,体弱多病。而且长期不断奶,孩子依附性大,离不开妈妈,思想幼稚,缺少独立锻炼,影响孩子心理发育。

  母乳只能满足6个月以内的婴儿营养,12个月以后乳汁分泌量减少,而且也不再是“金水银水”,其营养价值已大大降低。到九、十月时应开始准备断奶,随着辅食增加,逐渐减少母乳次数,一般到1周岁就应该断奶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