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合肥生态型现代畜牧业“呼之欲出”

2010/6/11 15:20:43 来源:合肥日报

  近年来,合肥坚持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生态型现代畜牧业“呼之欲出”。来自市畜牧水产局的统计显示,2009年畜牧业产值达到73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现价)的39.3%,我市畜牧养殖业产业链已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成为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中轴和工业化特征明显的现代化基础产业。

  养殖:变零散为规模

  通过引导养殖户转变观念,改变饲养方式,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区),合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实现畜牧业生产由零星、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的转变。

  目前,全市共有适度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养殖专业村358个,养殖专业乡镇35个。全市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存栏50头以上),存栏1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90个;全市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12个,规模场(户)2000多个,规模化养猪比例达75%;家禽生产由农户养殖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全市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

  增长:变低效为高效

  据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制订了11个地方标准,在全市推广应用。在科技攻关上也取得了突破,其中,《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一大批综合实用技术,合肥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增长方式变低效为高效。目前,合肥现有原种猪场、种猪扩繁场、父母代种猪场42个,良种猪饲养率95%以上;存栏万套以上的种鸡场16个、5万套以上的种鸡场6个,多元化的良种家禽饲养率达98%以上,全市良种畜禽供种能力显著提升,我市已经发展成为全省良种畜禽生产、供应的核心区。

  经营:变分散为产业化

  近两年来,我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畜牧养殖业等进行全方位支持。合肥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企业集团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精细化、经营品牌化的强劲势头。

  目前,合肥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7家,省级12家。现有产值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7家,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2010年4月份我市在建、扩建养殖业投资项目18个(单个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总投资34.17亿元,其中,总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个,亿元以上项目1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数、产业集群集聚度、产业辐射带动力均“领跑”全省。

  畜牧业:变污染为生态

  合肥畜牧业在大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加强畜禽规模养殖粪污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利用工作,将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给养殖场(小区) 建设沼气工程,积极推广畜-草、畜-花木、畜-鱼、畜-蚯蚓、畜-蘑菇等生态养殖模式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目前,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我市正旺、立华等公司在长丰县、肥西县的家禽林地立体养殖量达到千万只,实现了粪污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