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海南毒豇豆事件高毒农药源头至今没查到

2010/3/1 10:09:06 来源:新华网

   豆角有毒,节瓜农药超标,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反季节果蔬供应基地,海南今年“中毒不浅”。

    眼下,持续近10天的海南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不但没有得到遏止,还愈演愈烈。人们不仅要问,海南瓜菜到底怎么了?为何“毒瘤”至今未能铲除?是否还会流向市场?这不仅为海南瓜菜生产、销售敲响了警钟,还引发一连串的思考。

    反思1

    高毒农药为何至今查不到?

    零散农药店容易买到禁药

    毒豆角事件出现后,海南开始集中清剿禁用农药的销售与使用,三亚市还公布凡举报一起销售高剧毒农药的案件一经查实奖励5000元的规定。不过,海南各级农业监管部门至今还未发现违规销售高毒农药,毒豆角之“毒”到底来自哪里仍是谜团。

    记者在海南采访农资市场发现,农药店里确实不见明码标价售卖高毒农药,但在一些田间地头的零散农药店买到高毒农药还是很容易的,而在一些农田水沟内,还可看见已经用完丢弃的高毒农药瓶。

    据陵水英州镇农残检测点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像水胺硫磷、克白威一类的违禁农药商贩很少到镇上去,而是到周边乡村去兜售。一些农户告诉记者,最近“风声”紧,卖禁用农药的商贩非常警惕。当地使用的禁用农药,大部分来自外地地下工厂。

    反思2

    被禁农药为何还有市场?

    售价低药效猛菜农青睐

    记者连日采访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蔬菜生产区发现,当地种植豆角、节瓜等农作物的多为一两亩地的散户,而且是露地栽培,虫害普遍,因此“多用药,用猛药”成为饱受病虫害影响的瓜豆种植户的“潜规则”。

    记者在海南田间采访时,还得到当地收购豆角人员最多的回答和“不解”是,“以前没有检查什么农药超标啊!如果要这样查,全国各地瓜菜农药都超标了!”部分农民坦言,打多些农药“没有什么大不了”。

    当地农民表示,豆角以往能卖得起价但种植风险大,特别是钻心虫和豆荚螟比较难防。由于今年冬季三亚天气稳定,病虫害也特别多,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周打一次药,很多人每隔三天就打一次药。一瓶低毒农药比高毒禁用农药贵10多元,效果还不一定好,“这样算来,成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种植户黎顺景对记者坦言。

    在海棠湾镇,一些村民仍只相信“甲胺磷”,认为低毒农药效果不好,“洒完后,虫少了,青枝绿叶,结出的果也长得好,卖得价钱高,如果有虫眼,看相不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