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河南启动彻查问题奶粉专项整治行动 拉网式检查

2010/2/2 13:26:44 来源:大河网

  记者王灿田园

  与全国同步,我省自昨日起启动彻查问题奶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为期10天,再次对全省奶粉批发企业、商户和商场、超市及奶粉专营商店等实行拉网式逐户检查,全面清剿流通领域的问题奶粉,让其无藏身之地。这是记者昨日从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得到的消息。

  全国行动再查问题奶粉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彻底杜绝问题奶粉入市问题,国务院要求全国迅速组织清查行动,在2月1日至2月10日期间,组织对乳制品及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相关企业不存放、不使用问题奶粉。

  按照全国食品安全紧急视频会议和全省彻查问题奶粉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月1日至10日,我省启动彻查问题奶粉专项整治行动,对2008年下架问题奶粉流向、销毁情况进行复查,对乳制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购销各个环节开展严格检查,对奶制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清查到位,不留死角,确保问题奶粉及相关产品不在我省出现并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要严格坚持日报告、零报告、重大事项即时报告制度,要求各市工商局每天上午9时前,向省局报送前一日早8时至当天早8时前的市场清查情况。对清查不彻底、监管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严查存放销售“黑心奶粉”

  在行动中,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将督促经营者进行自查。县(市)局要组织基层工商所,要将全国、全省开展对2008年问题奶粉彻底清查的要求通知到辖区内商场、超市及奶制品经营单位,督促其认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奶粉及时报告。

  充分发挥各地12315网络的作用,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24小时受理消费者举报,对有关重大线索和突发性问题要跟踪分析,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

  基层工商所要开展拉网式逐户排查,对封存、召回、销毁等关键环节进行逐一清查,有组织、有计划、按程序全面清查2008年问题奶粉流通环节下架退市、就地封存、企业召回、监督销毁等情况。要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是否还存在该销毁而没有销毁问题乳粉的情况进行重点清查。要重点对奶粉批发企业、商户和商场、超市及奶粉专营商店的经营场所、仓储进行彻底清查。

  凡发现继续存放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监督其全部销毁。对继续销售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且未经检验的奶粉,要立即监督其下架退市、监督销毁,同时要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特别要严防不合格奶制品流向农村市场,不让问题奶粉有藏身之处。

  2008年未完全销毁问题奶粉再次现身

  前天,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广东两会上透露,一批2008年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没有完全销毁,又重新回到市场,卫生部要求进行专项整治。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仍有个别企业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利欲熏心,顶风作案。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山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问题乳制品使用的都是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原料,性质非常恶劣。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媒体发现部分地区展开对奶制品市场紧急检查工作。而上海“熊猫”早在8个月前就被“点名警告”,但在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有关部门一直对公众采取“保密”状态。

  对此,有网友认为,国家食品监管机构在处理三聚氰胺事件时,仍“心慈手软”。“监管不力,惩罚不严,才会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屡禁不止。”

  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对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包括问题产品从企业售出后,卖给了谁,并没有真正跟进落实下去。而这一空白,也是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