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湖北将建水产业等七大优势农产品及加工业产业带

2009/11/10 16:43:05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湖北是农业大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立足武汉城市圈各市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以市场为向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途径,强力推动圈内农业朝着“一体化”、“两型化”方向发展。

  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一体化,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省有关部门制定《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一体化实施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武汉城市圈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各种资源利用充分的发展道路,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为全省“两型”农业建设的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

  目标:

  生产能力:武汉城市圈粮食综合生 产 能 力保持1200万吨的水平,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年均递增1.3%,其他农产品持续增长;

  龙头企业:圈内产值过5亿元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过10亿元6家,圈内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达到80%以上;

  农民收入: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两型农业:农药施用强度下降10%,主要农产品基地环境监测率达80%,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认证产品力争每年新增50个。

  规划:

  七大优势农产品及加工业产业带——

  蔬菜:在武汉及周边建立商品蔬菜产业带,基地面积200万亩,以生产叶菜、精细菜、反季节菜、食用菌为主;在武汉等地各新建蔬菜保鲜基地,年产鲜菜200万吨;

  水产:以武汉周边五大湖泊为核心,重点发展大水面河蟹、青虾等特种养殖,以新洲等市县的精养鱼池为基础,主要发展武昌鱼等名优水产品,面积170万亩;培植6个水产品加工能力过万吨、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加工龙头出口企业;

  稻米:在孝南等28个县市区规划优质稻米产业带,面积1260万亩;重点培育3个至5个年大米加工量超过20万吨、销售额过10亿元的大型米业企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