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洋葡萄酒放低身段抢市场

2009/10/9 16:36:15 来源:新浪网

    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善贾者赢——不久后,今年第1亿瓶原装葡萄酒将从上海,或者深圳渠道进入我国市场,这被许多人看作是自2008年进口葡萄酒的销售额与国产葡萄酒持平后,善攻善守的进口葡萄酒树立的又一里程碑。以高端为主的进口葡萄酒正释放出微妙的信号,突进“中低端”。


    进口葡萄酒——这个一直被消费者看作是奢侈的“舶来品”正在经历着“大众化”的蜕变:从国外市场产能过剩、消费下滑后,加速“本土化”,有步骤地从高端向低端逐渐融入我国市场,争取更大份额。

    世上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其实进口葡萄酒加速介入我国市场跟其本身糟糕的环境大有关联。金融危机后,传统消费整体环境不景气,再加上“新旧世界”激烈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各传统生产国产量由2007年的1636万千升降至1616万千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较2008年同期增长30%。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进口葡萄酒加大对国内市场的介入,目前深圳进口葡萄酒品牌已经超过2000个。而目前,小众的高端消费已不符合进口葡萄酒面临的压力,通过在营销、价格方面逐步“本土化”,进口葡萄酒更多的把国内“中低端”市场当作是一种突围之道。

    国内市场年增10%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口葡萄酒从未放弃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特别在去年金融危机后,国外传统葡萄酒产国均遭受冲击,而作为经济“避风港”,我国市场成为进口葡萄酒争夺的焦点。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8年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量刚过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对欧盟国家出口量下跌12%”。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后,西方市场产能过剩,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价格回落,就连传统产酒强国法国的市场占有率从55%下降到38%。

    不少经销商均认为,西方传统葡萄酒消费国家消费量明显下降,包括我国在内的非传统葡萄酒消费国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特别是以澳洲、智利、非洲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通过有力推广国内赢得市场。

    澳洲首彩葡萄酒总经理李文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我国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仅0.4升,发达国家人均葡萄酒8升;全球葡萄酒年产量2694万千升,我国葡萄酒总产量不超过70万千升。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不论是高端还是中低端,都有很大的潜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