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酒的冷思考与热思考

2009/7/15 10:00:33 来源:中国营销咨询网

近十年来,中国酒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二名酒的复苏与崛起。洋河异军突起,以近40亿元销售额昂首挺进四强;十八酒坊“高”调上市;徽酒新的六朵金花诞生;西凤、稻花香等发出了百亿工程等等。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小白酒企业的集体失语,洋河镇、古井镇、泸州、茅台镇等传统名酒区中小白酒,近十年来以10%的速度消失,遭遇罕见的“集体冷流”。二名酒的“热”,从一个很大层面上反应了消费者消费观的改变:从重量到重质,正如板城烧锅酒所倡导的“好酒,可以喝一点”;而中小酒类企业的“冷”,很大程度上是漠视了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大部分中小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行业,从表象上看,包装的高档与产品品质的低档,渠道利润的高与消费者价值的低档。对行业本质的漠视,也让自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我们认为:酒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以消费者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价值创新,整合营销的创新是必要条件。

    资本的“热”和经营的“冷”。它本质是企业变革与调整的矛盾与统一关系。

    近十年来,酒行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本搅局。资本能拯救酒嘛?从现状来看,并未如此。资本进入白酒之所以热,是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索然。酒水作为日不落行业,对于资本具有足够的诱惑。引入资本只是给企业打了强心针,白酒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中药”治本。资本酒更希望是通过经营主体、组织结构的变革,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变革,经营主体意识太强,决策意识太强,经营模式太单一,管理创新太先进并不合适传统的白酒行业。而对于传统白酒来说,它更希望的是通过调整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两者在出发点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代”管理无法适应“传统”酒行业竞争,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资本介入白酒,大打高端牌,忽视低端产品;高调上市却黯然谢幕,资本酒频频出现滑铁卢现象。从这个层面上看,这是行业的理性发展与资本的非理性的博弈。

    营销的“热”和管理的“冷”。无可否认,营销创新被酒类企业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创新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不断在酒类行业导入,盘中盘、深度分销、直分销、团购模式等均不同层面上成就了酒类企业;各种战略、战术性促销策略、品牌推广被酒类企业所推广。与营销创新的“热潮”对应,酒类行业的管理却没有与时俱进,管理成了制约酒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企业内部四分五裂,内耗严重;机构重叠,人员冗杂;效率过低,费用过高;层级过多,指挥失灵;职能交叉,反应迟钝。我们认为,酒类行业要顺应下一阶段竞争需要,就必然要建立两个机制:决策流程机制和营销执行流程体系,理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白酒更需要“以内养外,补血养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酒行业需要两头热。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