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产大豆如何打通“任督二脉”?

2009/7/6 13:42:10 来源:阿里巴巴

    有关专家认为,种植者、加工企业、流通领域这“三盘散沙”正是国产大豆缺乏竞争力的内部根源。打通这条长长产业链的两端———种植环节和市场环节,才能使“周身血液流通”。

    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是,黑河市豆农何树文用“专业合作社”趟出一条靠提高产能、与市场对接,从而增加收益的路子;大豆加工企业开始侧重绿色、有机概念;省大豆协会意图通过整合油脂企业品牌,将国产大豆统一定位在“世界原产”上,重新夺回话语权和定价权。

    一位业内人士说得好:“灭火要浇水,不能浇油,或者捂棉被。”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相当重要,“救火队员”如何发挥政策的导向力量,才是打通国产大豆“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招。

    A一个“合作社”

    的典型范本

    今年4月21日,就在众多豆农为大豆卖不上价而发愁的时候,何树文正为把合作社生产的高蛋白大豆注册“龙知秋”商标奔忙———他希望有朝一日,黑河农民种的大豆能以这个品牌直接卖进沃尔玛。

    何树文在5年前还跟其他豆农一样,踏实地种地、卖粮,却不明白为啥价格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告诉记者,由于2003年大豆价格大幅上涨,第二年他除了种自家的70亩豆田外,又一口气承包了别人的180亩地,“全都种上大豆,心想这回我可赚了”。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大豆价格从每公斤3.4元直落到2.6元,何树文急得满嘴起大泡,到村里收大豆的粮贩又给了他当头一棒:“老弟,赶紧卖吧,要不过两天还得跌呢。”

    那时候,何树文第一次知道了“期货”。

    次年,何树文去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参加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训练班”,学习根据大豆交易所提供的大豆期货价格信息去卖粮。从此,他成了村里的大豆价格专家。

    作为中国大豆协会第一位会员、省大豆协会第一批会员,“自学成才”的何树文在2007年底被推举为黑河市金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合作社成立之后,正赶上岁末年初的大豆价格飞涨,在何树文的指导下,合作社社员们的大豆共比市面价格多卖了二三百万元。

    如今,合作社已有社员350户,有土地75000多亩,年产优质高蛋白高品质大豆1万吨左右。金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被视为通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和与市场对接,从而使农民增收的一个典型范本。

    B合作社机制的强力功效

    记者联系到何树文时,他刚刚与大庆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意向性协议。他告诉记者,与香港维他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飞鹤大豆食品科技公司的洽谈也正在进行之中。

    何树文的合作社是不是一个特例?只靠一个“能人”在市场和生产中打通关系是否有“瞎猫碰死耗子”的嫌疑?

    对此,省大豆协会指导培训部副部长张春海认为,合作社机制的势在必行,在于大豆早已走上了市场化道路,而产业链一端的豆农却一直被排挤在市场之外。“只埋头种豆,不抬头看路”的状态必须改变。

    事实上,在本报大豆危机调查系列报道首篇《一个豆农的15年种豆史》推出的第二天,就有本地豆制品加工企业给记者打来电话,要联系文中的豆农赵秀春定向收购他的大豆。可见,豆农卖不出、企业收不到,也有信息不畅通的因素影响。

    实践证明,现代合作社一方面可以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一方面其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何树文告诉记者,2008年,他邀请专家给社员们讲解科技知识,使合作社大豆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高,且种植成本降低。那年,合作社社员生产的大豆水分和品质80%都达到了国储标准。

    “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合作社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依托。”张春海这样归纳合作社的功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