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20名食品专家为“八戒”把脉

2009/3/23 15:53:38 来源:佛山日报

  3月20、21日,佛山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组织20名委员召开研讨会,分析佛山市在食品安全尤其是猪肉监管方面的不足,并探讨如何建立佛山市生猪及其肉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管住源头非常必要

  面对目前全佛山市60%左右依靠外地生猪的现状,20位专家都表示从源头即生猪养殖基地抓起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们称,要加强与市佛山外生猪产区对口行政主管部门合作,选择规模化、能提供优质安全生猪的养殖基地或养猪合作社(协会),作为佛山市生猪定点基地。凡是该定点基地进入佛山市的生猪,都必须经产地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实施强制免疫,佩戴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

  其中,佛山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兽医师易水生表示,近一个月内,中心所抽检的佛山市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和屠宰场的猪肝合格率达到100%,但来自外地的生猪质量如何却无法控制,因此,当前抓好外来生猪的源头质量虽难,但显得十分必要。

  建议缩减屠宰场数量

  猪肉的监管需一环扣一环,在屠宰的环节中,佛山市肉联厂厂长周学东表示,目前全佛山市有34家屠宰场,就佛山市肉联厂7公里直线范围内就有3家,数量偏多。他认为,要在屠宰环节监管好猪肉质量,除了在屠宰场数量上应有所缩减,淘汰一批小规模、无污水处理设备、检验检疫人员不足的屠宰场外,还应加强屠宰场的检验检疫力度。

  “佛山市肉联厂内现有22名检验检疫人员,可确保不间断地24小时作业。而且,这些人员的收入不与检猪量挂钩,大大保持了技术人员的独立性,我认为这点很重要,因为独立性才能确保检验检疫结果的真实性。”

  应整合各部门检测信息

  “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在研讨会上,专家们都这么认为,但针对目前佛山市猪肉质量的重要防线依旧在屠宰场的检验检疫,专家们又表示,全佛山市应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检测信息,并形成一个完备的数据库,作为政府做决策的专业技术支持。

  “信息的交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尤为重要,例如佛山市与周边城市职能部门间即时食品安全信息的交流、佛山市各食品监管部门间的食品信息网络、屠宰场间的信息平台,以及各检验检疫机构检测数据的互通等,都非常重要。”佛科院食品科学系教授董华强、佛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梁筱健皆称,这在技术上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对信息的监督和把控上应有严密的操守。近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都发生在周边城市,相信实现信息共享后,政府对此的管理能力可大幅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