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一袋白菜贴4种认证标识

2009/3/4 11:26:22 来源:信息时报

     “虽然有这证那证,食品安全却仍然没有保证!”,这是不少市民的看法。记者昨日从食品行业获悉,为了给产品“贴金”,不少食品企业对各种认证趋之若鹜,一袋白菜竟然贴4种认证标识。有企业高层认为,这些“证”不但加重了企业负担,变相抬高了产品价格,且认证机构互不隶属,建议将多头认证进行统一,并规范管理。

  现象:一袋白菜贴4种认证标识

  昨日上午,记者在好又多超市南洲店内看到,一袋白菜的包装袋上竟贴有“安全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4种食品认证标识,不足1斤的白菜要价高达7元,比菜市场上的同类菜贵了10倍。

  不过,如此矜贵的白菜还是有人买。市民吕女士就认准了这种包装蔬菜,她说:“这种菜通过了这么多项认证,应该没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吃着放心,贵点也值了。”但吕女士也表示:“说实话,我还真不清楚这些标识的具体涵义。”

  记者随后又询问了十多位在该超市的市民,多数人不能认全所有标识,但都与吕女士有相同看法:有标识的比没标识的放心,标识多的比标识少的更放心,标识越多产品越贵。

  企业:认证机构多企业疲于应对

  广东宝生园总经理郑尧隆介绍,一家食品企业要做QS认证,GMP认证、ISO14001、ISO9000等认证,出口食品还要报检验检疫认证以及HAPPT认证。企业还要根据发展所需办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多项认证。而不同标识的认证机构有所不同,各机构之间也是各自独立,互不隶属,每个标识的认证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机关。“混乱的优质食品认证体系和没有章法的管理体系成为目前企业最疲于应对又不得不应对的主要问题”。

  “如果不统一认证机构,把多头认证变成统一管理,尽快制定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安全标准和规程,加强检测,就很难保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优质。”郑尧隆建议,可借鉴工业产品认证认可的经验和做法,统一认可制度、统一认可机构、统一认可标准和认可程序。认证机构也应为公益性质,不再收取高额的认证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