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借力奥运凸显中国品质 伊利致力“中国制造”

2008/3/21 11:06:38 来源:北京联华盛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空前关注,食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搜狐2008“中国制造全国行”巡访活动走进伊利,解读食品行业中的“中国制造”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崛起的一部分。不仅让中国经济腾飞,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现在几乎全世界都在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在近几年取得的最大成就。但是中国企业的产品基本都处于低端市场,绝大多数“中国制造”都走大规模制造、低成本低价格、产品同质化的道路,极端缺乏创新的、高价值的、个性化的产品,处于低价格竞争、低利润回报的恶性循环中,而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市场却被国外产品所占据。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制造”应该努力的方向。

  “只有具备了核心技术和出色品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更具优势、更具话语权,才会在世界的市场中受到尊重和好评,从而为‘中国制造’博得美名。”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对参加巡访的记者如是说。

  据了解,作为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伊利集团一直秉承着在全世界推进“中国制造”的决心。2005年,伊利集团与奥运的牵手,不仅说明伊利牛奶符合了世界最高标准——奥运标准,也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值得信赖,这也开启了伊利集团在世界食品业推动“中国制造”的时代。张剑秋表示:伊利集团将为世界生产“奥运牛奶”,借助奥运使“中国品质”有所突破,使世界相信“中国制造”。

  他指出,今后的“中国制造”,产品要有创新、创意、个性化、高附加值,才能从粗糙走向强大,这就需要企业在品牌、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有独到之处,需要大大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水平、生产设备,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提高技术产业的产值 。

  他表态说,2008奥运年中国食品能否通过世界人民的检验,重建“中国食品”乃至“中国制造”的品牌信誉,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企业应该采取的行动。如何不再让消费者“谈食色变”,作为食品企业应责无旁贷。 (张艳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