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肉蛋价格上涨 先忧后喜

2007/6/8 15:15:57 来源: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五一以来,全国很多地区出现肉蛋价格持续上涨局面,有些地方的猪蛋价格甚至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有关专家表示,肉蛋食品涨价,是多方面原因所致,从6、7月份开始,价格会逐渐地趋于平稳。

  猪肉价格骤涨,带来的销量也骤降。“5月份以来,我一天只能卖60公斤猪肉,比以往减少了一半。”近日记者在走访北京市青年汇食品菜市场时,一经营人员如此抱怨。

  除了猪肉涨价,“鸡蛋是限量购买,”这是来自北大校园的消息。据悉,由于附近居民常在早餐时来北大食堂买鸡蛋,使学生的鸡蛋供应出现危机。北大的学一、学五、艺园食堂相继推出规定:鸡蛋限量销售——一人最多买两个。

  据了解,进入五一以来,全国很多地区出现肉蛋价格持续上涨局面,有些地方的肉蛋价格甚至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国家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对市场进行调研,并计划在必要时期将调动国家储备肉,价格随即下跌,然而近两天来,价格又有所回升。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方面原因导致肉蛋食品价格忽高忽低,“预计6、7月份开始,价格会逐渐地趋于平稳。”

  价格天天看涨

  记者在青年汇食品菜市场看到,由于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摊位格外冷清,有的市民绕过猪肉摊去其他的食品区。“现在的价格是一天一个价,猪肉价格涨得太厉害了,纯精肉涨到了23元一公斤,太贵了,我一天的工资只够买1斤半肉。”李阿姨向记者抱怨。

  近几天,记者先后到了所住处附近的商场和超市,所采到的猪肉价格是:五花肉每500克8.5元至9元,比4月份涨了2.5元至3元;纯精肉每500克11元至12元,比4月份涨了2至3元;排骨每500克12元,比4月份涨了2元。

  除了消费者感到了价格的压力,小商贩的生意也清冷了许多。青年汇菜市场卖猪肉的老李介绍,5月份以来,他一天只能卖60公斤猪肉,比以往减少了一半。”

  根据商务部调查,自从猪肉价格上涨后,本市销售情况大不如前。新发地肉类交易市场管理员称,五一期间,猪肉日上市量达1500头,而现在只能销售1000头左右,减少了30%。岳各庄肉类交易市场管理员也表示,五一期间日上市量约为1700头,而现在只能销售1100头,也减少了30%多。

  在朝阳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鸡蛋的价格也随着上涨了。“一斤涨了1.2元,现在卖4.2元。”一名服务员向记者介绍,随着普通鲜鸡蛋的涨价,这里的各种鸡蛋价格都有所上调,松花蛋、咸鸡蛋也小幅度涨价。在超市,记者看到,原先每个售价0.6元的袋装卤鸡蛋,现在的售价是0.8元、1.0元,超市自制的散装茶叶蛋价格也从每个0.45元涨到了0.65元。

  从事饲料加工生产销售的北京加冠兴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飚认为,肉蛋的价格上涨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发展良机,但作为产业链条的末端环节,饲料加工生产的进入门槛提高了。

  而普通的茶叶蛋每个的价格从0.5元涨到了0.8元,包括地铁旁边的鸡蛋灌饼的价格也从原来的每个1.0元涨到了1.3元。而一家小饭馆,“每天用的都是新鲜鸡蛋,要是不涨价就得赔本了。”店主说。一道“韭菜炒鸡蛋”的价格由原先的12元涨到了15元,蛋炒饭等使用鸡蛋的饭菜价格也略有上涨。据老板介绍,半个多月前,附近多家饭店就已将跟鸡蛋有关的菜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价。

  北大食堂也是传出了鸡蛋限量购买的消息,排队买鸡蛋的同学每人一次只能买一个,有的同学为买两个只得再排一次队。食堂的值班经理表示,鸡蛋涨价后,北大食堂早餐供应的白鸡蛋仍维持低价,每个0.6元,而校外每个为0.7元至0.8元。因此,附近的居民纷纷来抢购。

  多方原因致涨价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近日公布的监测数据,4月份猪肉批发均价为12.99元/公斤,环比持平,但同比却上涨35.5%。各个城市都分别出现了不同城市的上涨,济南,猪肉价格从4月中旬开始止跌并快速回升,目前每公斤平均涨1元,肋排达28元/公斤。青岛,猪肉价格创下10年来历史最高点,21元/公斤。长春,部分超市猪肉价格为21.6元/公斤。沈阳,与去年同期相比,猪肉价格涨幅已超出99%。

  进入5月以来,猪肉、鸡蛋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并引起了国家相关单位的重视。而猪肉、鸡蛋的价格为何突然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上涨,这背后又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生猪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养殖的比重很小,即便在养猪大省四川,规模养殖生猪的出栏量,估计也不过15%左右。决定生猪供应的主要因素,还是广大农民的个体养殖,这样,当农民个人的养猪量出现锐减时,市场的肉价必然要上涨。

  “去年部分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重大动物疫情阴影等影响了养殖业主对畜禽活体的养殖增量和应时补栏。这使得畜禽养殖的存栏量大幅下降,从而影响了今年畜禽的货源量和市场供需平衡,导致了本次价格的异常波动。”中国肉类协会邓富江秘书长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述,他认为以上的原因是引发此次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据悉,2006年,我们的畜禽主产区,安徽的活猪存栏量下降了25%,山东下降了15%,而作为主要消费区的北京和上海,在外来供应量下降的同时,他们的自给供应也下降了10%以上,那么价格上涨便成为一种必然。活牛存栏量全国19个省、市、区均有下降。活羊存栏量也有16个省、市、区出现下降。

  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了货源的不足,邓秘书长介绍,这一事件在深层次上暴露出了我国对养殖业主的长效保障机制的欠缺。他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对畜禽养殖的无偿免疫和疫情补充工作,在政策上保障养殖业主的基本利益,让养殖业主在非常时期还有饲养和补栏的信心。

  多方调控确保稳定

  面对目前的情况,如何执行一些应急预案?虽然本次的价格波动并非主要是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引起,但是饲料价格上涨对畜禽养殖的影响已经初现端倪。邓秘书长说,由于母猪饲养、产崽、幼猪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降价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只能通过政策引导,稳定养殖业主的思想,鼓励饲养和补栏。另外就是要动用一定的国家储备物资,保障物价的平衡。”

  他认为,由于谷物转化渠道相比以前增加了“化工原料”一个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饲料原材料的供应量,导致了饲料价格上涨,国家如果不控制谷物转化问题,那么由此带来的饲料价格上涨必然要通过市场上肉价的上涨来进行消化,那么在以后肉类价格的上涨就会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

  最新的消息也显示,在北京市场上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猪肉价格反弹至16元每公斤,语5月29日,床下的锦旗最低价13.5每公斤相比,上涨了2.5元。价格忽高忽低,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市场短时间内肉蛋价继续在高位盘整,但涨势趋缓,“预计6月~7月份趋向平稳。”

  记者从农业部也了解到,农业部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据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发出通知。通知指出,今年4月份以来,各地区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一些大中城市价格涨幅较大、上涨过快。

  通知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工作,保持市场稳定。要妥善安排好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要根据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等措施,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要采取适当补贴措施,保持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