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给湖南带来可喜变化

2007/5/8 9:39:07 来源:中国质量报
   “同学们,这是安全食品的标志。”4月初的一个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指着一包食品上显眼的蓝白相间的QS标志,提醒着几十个孩子:“以后你们在买食品时,一定要先看有没有这个标志。”老师的解释也许不够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5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QS这个与食品质量安全密不可分的标志已深入人心。
    2003年,湖南省质量技监局对全省各地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市场合格率不到60%。2006年,在全省各地抽查的25781个批次的食品中,合格率达到84.66%。
    获证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质量的抽查合格率逐年提升,是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后的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
    长沙市质量技监局的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在该局建档管理的1500家企业中,首轮巡查时仅有80家企业具备产品质量自我检验能力,有部分项目检测能力的也只有251家。几年前,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也一直徘徊在70%~75%之间。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深入实施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范围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普遍有所提高。2006年,该市食品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优胜劣汰现象是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一个特质。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是该市较早获证的企业。通过食品市场准入制的规范,该企业严格按QS的要求,积极引进科技人员28名,对600名职工进行岗位培训,投入资金3500万元对厂房、设备进行改造、更新。为提升产品质量,他们耗巨资购买了高压液相色谱仪、投影仪等检测设备,对出厂的产品质量实行批批检验,并成功与外资合作,引进了国外先进经验,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个细节都进行有效监控,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可靠。
    据了解,2006年湖南省共有1302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1307张食品生产许可证。与此同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获证企业年度审查管理规定》的要求,各市州、县质量技监局对2845家获证企业进行了年度审查,切实做好了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工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