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嘉盛乳业演绎2006年区域品牌的精彩

2007/1/18 8:55:06 来源:威海日报
    翻开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2006年的年度统计报表,一组数据颇让人振奋:2006年,嘉盛乳业液态奶销量同比增长了20%,奶粉销量增长了70%多,销售收入增长了27%。  

    2006年,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还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在国家整顿规范行业发展政策不断、一线大品牌一路“圈地夹攻”、乳业市场风云变幻的环境中,嘉盛乳业坚持“永远追求品质最好”的理念,演绎了区域品牌的精彩2006。 

    加强奶源控制——得奶源者得市场 

    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内部有品,外部才有牌。在创品牌的过程中,嘉盛乳业深谙此道。2006年3月,烟台市芝罘区的奶牛养殖户孙忠成为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在当地的奶站负责人,嘉盛乳业免费为其提供一个奶罐,并扶持了部分流动资金。仅孙忠这一处奶站,每日就可为嘉盛乳业提供鲜奶10吨左右。像这样经过嘉盛乳业扶持的奶站还有11处,分布在烟台、牟平、文登、荣成等地。仅此一项,2006年嘉盛乳业就投资110余万元。 
“只有从奶源上控制,才能生产出真正好品质的产品。随着行业发展的日趋规范和竞争的加剧,‘得奶源者得市场’已经成为大多数乳品企业领导者的共识,一些一线品牌在2006年都加大了对地方奶源市场的争夺。因此,加强自有牛场和奶源建设是乳品企业在竞争中立足并发展的根本。”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邹本礼说。

    为此,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在原有占地1800亩、存栏量2300头奶牛的高产奶牛繁育中心的基础上,又投资1300万元新建了一处占地600亩、存栏量达到1000头奶牛的牛场,使自有牛场奶牛存栏量达到3000余头。此外,嘉盛乳业还加大了对“奶牛小区”和奶站的扶持力度,为他们免费上挤奶设备,并提供一定的流动资金支持。如今,嘉盛乳业自己掌握的奶源日产鲜奶六七十吨,占企业日需鲜奶量的一半。  

    精细化生产——使“鲜奶”更“鲜” 

    “嘉盛收奶,要求就是高,去年对鲜奶的检测项目又多了好几项。不过,话说回来,只要奶的品质好,我们就能多拿钱,养殖户也能多拿钱。”1月13日,正在嘉盛乳业交奶的一位奶贩告诉记者。 
    让这位奶贩又抱怨又赞扬的,就是嘉盛乳业在2006年实行的“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收奶政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鲜奶”更“鲜”,嘉盛乳业首先加大了对鲜奶的检测力度。据相关负责人吕莉介绍,仅防止掺假一项,他们就增加了3个检测项目,如今,鲜奶的检测项目已经由原来的21项增加到27项。与此同时,他们从奶源上开始精细化区分市场,将鲜奶按照检测标准划分了一二三级,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据了解,质量最好的鲜奶收购价比质量差的鲜奶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4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奶农讲质量、交好奶的积极性。2006年,嘉盛乳业一二级鲜奶的收购量比2005年同质量鲜奶的收购量增加了近60%。 
    有了优质的原奶,嘉盛乳业进一步严格了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过硬。“以坏包率为例,通过市场反馈看,去年嘉盛产品的坏包率达到几万分之一,远远低于国家坏包率不超过千分之一的行业标准。”邹本礼说。此外,嘉盛乳业又投资300万元从国外引进了利乐枕和酸奶的生产包装机,更好地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 
    真正的“鲜奶”还应让消费者有“新鲜”感,为此,嘉盛乳业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2006年,他们投资30多万元陆陆续续推出6个低温奶、灭菌奶、学生奶系列的新产品,仅威海地区市场销售量就增加了2000多吨。 

    多维度发展——几个拳头“打天下” 

    威海嘉盛乳业有限公司的年度统计报表显示,2006年,学生奶和奶粉的市场表现极为活跃,同比销售增长率都在70%以上。嘉盛乳业呈现出多个产品“打天下”的发展局面。 
    学生奶无疑是嘉盛乳业的拳头产品之一,2006年,嘉盛乳业的学生奶由荣成市场开始向威海市区市场扩张,威海市区几所中学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相继喝上了口味纯正的嘉盛学生奶。 
    奶粉则在2006年成为嘉盛乳业新的拳头产品。2006年9月,嘉盛乳业投资1000多万元、日产25吨-30吨奶粉的新奶粉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如今,嘉盛乳业的奶粉主要供应给国内几家知名的大食品生产企业。“我们正在和欧洲驻亚洲最大的食品投资公司商谈合作事宜,生产高端奶粉产品,替代国内企业从国外进口的奶粉。” 

    以社会责任为重——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虽然去年粮食价格和饲料的价格都涨了,但嘉盛收奶的奶价也提高了,算了算,我们的收入和原来差不多,有的还略微增长了点。”文登市小观镇万家口村的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 
    2006年,乳品生产企业可谓面临着双面夹击。一方面,乳品市场大浪淘沙,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保持原有水平;另一方面,生产原料、辅料价格不断上涨,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再难,我们也不能让农民难,一定要培植奶源,保护奶农的养牛积极性。”考虑到这一点,嘉盛乳业决定企业内部消化增加的生产成本,提高鲜奶收购价,最大努力减小奶农的损失。据养殖户们介绍,嘉盛乳业2006年鲜奶的收购价同比2005年同质鲜奶的收购价每公斤增加了0.2元。“去年,嘉盛乳业鲜奶收购价平均增幅在8%还多,一二级奶价提高了13%-15%。为此,我们一年多付出奶款400多万元。”邹本礼说,“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嘉盛丝毫不敢忘。” 
    带动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嘉盛乳业也把它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嘉盛乳业原有的15个奶牛小区已经带动了周边3000多名农民就业,农民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扩建的牛场、新上的奶站、扩大的奶粉生产线,必将带动周边更多农民就业、增收。初步估算,届时将增加1000名农民就业,农民年增收达到2600万元。”邹本礼说。 
    2006年,威海嘉盛乳业的精彩表现使其获得了“山东省名牌产品”的光荣称号。对此,邹本礼表示,“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使我们的企业和产品拥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对嘉盛乳业几年来孜孜不倦打造品牌的最好回报。下一步,我们将以争取‘中国驰名商标’为目标,促进企业在品牌打造上更进一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