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我国大米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2006/12/12 17:21:56 来源:网友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大米价格略有减幅,但总体价格水平仍保持高位,个别地区出现微幅行,北方吉林地区标一大米平均车板(下同)成交价为1900元/吨,集中成交价格为1920元/吨,较前期略有回涨;南方福州地区平均价格为2010元/吨,较前期基本持平,杭州市场价格仍2300元/吨,其它地区威海、浙江衢州等地价格分别为2150元/吨、2130元/吨,与前期相比基本持平,其它粮食品种在受新粮上市压力价格难以上行之时,大米市场却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态势,这令人在价格走势低糜的粮食市场中找到了一丝安慰,究其构筑现阶段大米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1、市场向好因素有基础,价格上行有动因。

    粮食价格的看好,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量,产量较上年增加,市场中粮食的可供量则将增多,业内人士对市场后期看空气氛也会因此而增加,价格的上涨也难言,相反,粮食可供量下降,价格抬升则有了基础性的保证,而现阶段大米市场形式则属于后者。

    国内:今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预计为241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3%。其中早稻播种面积预计为63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7.8%;中稻及一季稻播种面积预计为154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6%,晚稻播种面积预计为75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稻谷产量比上年减少,产量为18296万吨,减少2.6%左右。其中,早稻产量3396万吨,减少9.5%左右;中稻及一季稻产量10900万吨,持平略减;晚稻产量4000万吨,减少3.2%左右。国内大米产量的减少,为其价格在面对新米上市冲击之时,仍能保持平稳运行打下了基础。

    国际:近日据美国农业部服务局报道,预计2001/0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3.933亿吨,比去年产量降低250万吨,这部分产量的下降主要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其中中国预计减产480万吨,虽然印度产量增加的270万吨,但已被部分抵消。在全球大米总产量下降之时,今年全球大米价格却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预期明年价格受此影响反弹动力较足。

    2、库存数量下降,促进价格上扬。

    国内:前几年由于我国稻谷连年丰收,而消费数量的增加却跟不上产量的增长,使我国稻谷库存压力连年加重,从去年开始,我国稻谷库存由于生产的下降在减少,而政府采取的积极抛售库存陈米政策,使得陈米库存下降明显增加,对稻谷市场价格的回升形成有利。

    国际:近日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将下降至1000万吨,与前期的预测数据1.25亿吨又有了新的降幅,这说明全球的消费正在逐步扩大,虽本年度大米产量也有增长,但与消费水平的增幅相比略显偏少,总体全球大米供求比例有所缩小,这无疑给全球大米市场价格的复苏注入了动力。

    国内库存的下降,为新米腾出了更多的仓容,加快了大米在市场中流通速度,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促进价格上扬,而国际库存的下降,则为国内大米市场后期价格的抬升,出口看好提供了基础。

    3、需求数量有所增加,促进价格上行。

    一方面,近年从我国大米的需求情况看,需求量除口粮消费的刚性增长外,工业和饲料消费也在持续增加。前期由于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同时华南稻米退出保护价收购,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的玉米消费地位有所削弱,稻米、小麦等品种饲料用量则相应提高,而其它如酿造、制药、米粉等行业近年的蓬勃兴起,对稻米需求量增加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在稻米播种面积下降、产量降低,而消费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库存则相应减少,这一系列的反应都为后期大米价格的一步步走高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东北米在品质上的优良,近年得到国内各地采购商的一致认可,年关岁尾需求高峰再次临近,采购商加大了采购力度,省内订单不断增多,从订单品种上看,优质米、品牌米居多,这从侧面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饮食方面要求也趋于“苛刻”,对质优大米需求明显增强,优质大米市场份额逐渐增多,对市场价格也起到了有力支持和推动作用。

    大米消费途径的增加,为市场价格的走高打下了基础,而短期内的需求增加,则会拉动市场价格的再次扬升。

    4、市场逐步放开,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我国今年实行了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市场逐步放开,私商粮贩以其独有的资金流转快、购销渠道便利、灵活性强,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粮食收购份额,而国储企业则由于资金周转慢、灵活性弱,在收购市场中表现的有些被动,为在需求高峰来临之前,储备更多库存,两者必然在收购价格上做出相应调整,竞争也会随年关的临近而日趋激烈,竞争的加剧有助于市场价格的抬高,对市场流通速度的加快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众多的利好因素都在为大米价格上行创造基础与条件,现阶段大米市场的平稳发展也归结于此,多并不代表全面,市场中仍存在着对价格的抑制因素,入世后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协议,预期中国大米进口量将从目前20万吨增加为2002年260万吨;陈粮抛售对市场的冲击,整体粮食价格下滑等等因素的阻碍,但时值年关岁末之即,优质米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强,加之促效应的现显,短期内大米价格仍趋看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