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玉林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水果产业“人才荒”问题

2006/6/27 9:32:30 来源:北青网
    玉林市是水果大市,全市水果总面积逾225万亩,栽培面积排在全区第三位;水果总产量33万吨,排位第五,已经形成了生产上有规模、产品上有批量的生产格局。然而,按全市水果栽培面积计,我市每10万亩不足一名果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含量低,成为我市不能从“水果大市”跃为“水果强市”的主要原因。

    水果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科技管理不足是制约我市水果产业发展的瓶颈。”市水果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历来为全区水果大市,却不是水果强市,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科技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单产低,效益低。深层原因是投入太少(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人才不足,科学技术指导不到位,普及率低。

    目前,我市水果系统内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名,其中属水果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仅22人,高、中、初级人才结构不合理,为0.5:6.4:3.1。由于部分乡镇的农技站没有专业的果树专业技术人员,使得这些乡镇的水果生产技术指导几乎成为空白。而目前仅靠全市22名水果专业技术人员负责225万亩的水果生产,任务是异常艰辛的,难免有局部地方指导不到位。

    人才缺口两百名

    “如果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力量支持,我市水果产量至少能增加50%,而且质量也能大大提高,将会大大增强我市水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农民增收更是大有促进。”市水果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预测,到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将稳定和发展到230-250万亩。按每个乡镇配备一名果树专业技术人员计,需200名(包括县市局),若按每万亩配一名计,则需250名,按合理人才结构1:3:6比例配备,则需高级25名,中级75名,初级150名。

    多项措施弥补人才不足

    “我家的荔枝蒂总是有虫,怎么办呢?”在市水果局生产技术科,记者看到了专家通过“三电合一”为果农解答问题。今年初,我市农民致富“三电合一”信息服务网络已经正式启动。在“三电合一”建设中,我市重点推广使用玉林电信“农家乐”电话语音系统,通过开设电话自动语音信箱和专家热线,为农户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一对一”远程解答服务。自“三电合一”正式开通以来,市水果局的专家每天都接到10多个咨询电话,询问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三电合一’对果农的帮助很大,能够迅速地解决果树常见病虫害问题。”市水果局生产技术科李科长说。

    如何弥补技术人员不足,提高我市水果业的科技含量,为我市领导及水果局领导所重视。今年以来,市水果局到各县(市)区举办了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面对面向果农讲解果树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等知识。在开办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中,共印发了各种水果栽培技术资料6000多份。由于服务到位,我市荔枝产量在今年多变的气候中仍能与去年持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