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米面食醋抽检合格率下降 25种大米标签标注不规范

2006/5/14 8:58:25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标签标注不规范,感观、性能指标不合格成为上海市场大米、小麦粉、食醋存在的主要问题。昨天,上海市质监局发布的对大米、小麦粉、酱油、食醋等4类食品的监督抽查结果表明,本市生产、销售的这4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1%,总体质量水平较以往有所下降。为了保障上海市民的食品安全,今年质监部门计划开展7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目前,部分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开始。 
    本次抽查的4类266种产品中,不合格37种,总体抽样合格率为86.1%。4类食品中,酱油的抽样合格率达100%,大米、小麦粉、食醋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2.8%、85.7%和91.4%。 
    抽查中发现,25种大米和2种小麦粉标签标注不规范,主要是标签上未按规定标明保质期、生产日期和产品质量等级;有10种大米水分超标,这会使产品的保质期缩短,容易发生霉变;在江苏时代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普陀分公司抽取的广东省增城市菜根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糯米白醋王”(商标“小荷”,630mL/瓶,2006年1月26日生产)用肉眼即可看出产品浑浊、有漂浮物。 
    今年计划开展的7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包括:桶(瓶)装饮用水、肉制品、食品铝残留量超标、月饼和夏令食品卫生安全、食品中添加药物和宣传功效违法行为、委托加工的生产行为、无证生产销售无证食品和经营性使用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