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喜力中国人事震荡 本土化加速整合步伐将强化

2006/4/17 9:06:40 来源:和讯网
    近日,喜力贸易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多位员工已经离职,母公司喜力亚太酿酒有限公司(下称“喜力亚太酿酒”)业务总裁李明德目前已经在喜力贸易办公,暂时兼任总裁一职。在喜力加速本土化的大背景下,之前一直负责进口和市场业务的喜力贸易正在结束其历史使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2001年以来喜力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喜力萌生退意。喜力贸易公司已基本确定关闭,将业务逐步交由喜力亚太酿酒运作。后者由新加坡亚洲太平洋投资与喜力集团合资,双方各持50%股权。

    喜力贸易对本报表示:“喜力啤酒在中国一直由喜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进行销售及市场运作。最近有关媒体上‘喜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即将关闭一说’是不真实的。”

    据本报记者调查,喜力贸易和喜力亚太酿酒的整合步伐无疑将强化,喜力亚太酿酒的业务总裁李明德已经在喜力贸易办公。但喜力贸易内部员工称:“年内喜力不会被关闭,未来则难以预料。”目前已有多位员工离职。

    整合力度加强的背后是本土化加速。在过去的喜力内部体系分工中,喜力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喜力啤酒的进口、销售和市场推广等,喜力亚太酿酒则负责中国业务的发展策略,包括投资、收购及兼并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啤酒行业咨询专家表示:“喜力过去在酒吧等夜场做得好,但是总量没做上去,今后可能会进行较大的市场策略的调整。过去喜力品牌的啤酒都是进口,现在可能要由亚太酿酒在上海的基地实现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而通过进口的方式显然不方便把量做上去。”

    喜力贸易和喜力亚太酿酒的有关人士分别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喜力的生产已经全部在喜力亚太酿酒。”

    喜力贸易称,内部的人事变动是为了更积极有效地促进喜力亚太酿酒旗下的运作公司的运作协调。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原先属于同级别竞争对手的喜力啤酒和虎牌啤酒今后的销售渠道也将进行合并。两者的销售渠道合并后,原先负责喜力的销售团队也会接手虎牌啤酒在中国中区、西区和北区的销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