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凉茶补报非物质文遗 民族饮料雄心勃勃

2006/2/16 11:26:04 来源:广州日报

    广东凉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广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相关文本昨日已经提交文化部,如果一切顺利,凉茶有望在今年与前不久全国公示的501个项目一起,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去年成为广东首个食品文化遗产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介绍,广东凉茶此次是以“补报”的特殊身份呈交文化部的。去年下半年,广东向国家文化部呈交了75个项目竞逐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39个入选推荐项目。当时75个项目中,并没有广东凉茶,但近日有关方面人士指出,以凉茶的价值、特色、影响而论,完全有资格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广东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短期内便完成了“补报”。

    其实在去年8月,凉茶已经成为广东省第一个“食品文化遗产”。由多位国内知名的文史、文物、中医药、食品工程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将此殊荣授予凉茶,同时认定其中的33个配方及其专用术语符合文化遗产标准的要求。此举也是国内首例对食品配方与术语进行文化遗产认定。

    专家的认定结论指出,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服用无剂量限制,且无需医生指导。

    认定遗产化解凉茶生存危机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指出,去年将凉茶认定为食品文化遗产,是广东的一大“妙着”,是利用传统资源打造自主品牌的一次成功尝试。他称之为将凉茶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据介绍,在国内目前实行的《食品卫生法》中,规定食品不能有介绍疗效的内容,但多数广式凉茶都宣称自己有防病保健的效果。去年便有人以此为借口状告王老吉等广式凉茶,一时间,凉茶行业人心惶惶。而认定为食品文化遗产后,凉茶行业有了有力的武器,对方也不得不放弃诉讼。

    凉茶标准有望近期出台

    曹淳亮说,广东凉茶行业品种十分丰富,王老吉、黄振龙、金葫芦……各地都有自己的强势品牌。广式凉茶认定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后,极大提高了凉茶的文化形象,整个凉茶行业的产量一年间便从30万吨增加到100万吨。一些地方凉茶的销售势头已经有赶超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之势。这让凉茶行业雄心勃勃地喊出了“三年内抢占可口可乐一半的国内市场”的口号。

    目前全国凉茶年销量已达到50亿元,而广东凉茶占了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去年,以黄振龙、王老吉等为代表的12家凉茶企业启动了凉茶标准的制定工作,此举将让民族品牌在饮料市场上有自己“话事”的规则。(记者卜松竹、罗爱萍通讯员邹炜)

    全省文化设施投入5年超60亿

    又讯   在过去的5年里,全省文化设施建设的总投入超过了60亿元,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昨日在江门举行的全省文化局长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作了如上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大型工程将大幅提升广东文化设施的总体水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