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预计今年粮食出口量可能出现逆转

2004/4/15 10:05:40 来源:中国吉林网
      我国玉米出口步伐自去年底时就陷入停顿状态,据称当时是前期的玉米出口“配额耗尽”,从农业部信息中心了解到的最新消息表明,中国最大的官方授权从事玉米出口机构———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中粮公司)已经在3月初恢复了玉米出口。此举意味着中国粮食出口在去年在勇创新高并迅速跌入谷底之后,逐渐“恢复常态”。农业部农研中心有关专家预计,即便如此,2004年国内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可能出现基本持平的现象,甚至会出现逆差。预计政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下一批出口配额。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不会让今年玉米出口超过去年水平,因为国内需求强劲,绝大部分的供应将在国内销售。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03年出口了约1640万吨玉米,年比增长40%。

  粮食出口3月才“开张”?

  来自中粮公司的消息称,自从在2月底获得了14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后,中粮公司已经在3月初恢复了玉米出口。据悉,由于一直没有发放配额,这是我国今年以来第一单玉米出口生意。虽然有关方面宣布出口商可以在任何时间出口玉米,不过为了平衡国内供需,维持中国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有关部门因此每隔几个月才发放一次出口配额。

  在国内,中粮公司和吉林粮食集团是中国两大官方授权从事玉米出口的公司,但今年至今,吉林集团尚未出口任何玉米。中粮公司玉米部门一位官员称,“3月初,我们销售了绝大部分出口配额”。中粮公司的官员称,该公司的客户来自东南亚地区,其中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进口商。这位官员称,“我们不在乎买家是谁,我们关注的是谁愿意接受高价。3月份期间,中粮公司向海外买家提供的最高价格为每吨200美元”。

  与此同时,政府也向吉粮集团发放了玉米出口配额。吉粮集团一位出口部门的官员称,如果吉粮集团能够在3月底顺利恢复玉米出口,那么他们提供的玉米离岸报价约为180美元。据了解,目前玉米出口价格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05美元。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可能出现下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但由于库存压力过大,国家实际上鼓励大宗农产品的出口,导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粮食出口不降反升。去年粮食出口曾创下同比增长5506%的“历史高度”,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在今年头两个月保持低调之后,中国正在考虑向日本、韩国出口玉米,并从美国手中抢夺了亚洲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国内价格的上涨和供需的压力,今年我国粮食出口将有较大降幅,粮食进口量和金额可能会有较大上涨。

  去年新高“消耗过度”?

  统计显示,我国玉米出口增至1638.9万吨,创造了玉米出口的新纪录。出口大增的粮食品种不只是玉米,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达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这个现象就很耐人寻味,什么原因促使我国去年的粮食出口大幅增长呢,是不是国内粮食在很大程度上供过于求了呢?更为奇怪的是,在经历去年的辉煌之后,为何在今年突然“刹车”?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专家翁鸣认为,答案并非如此。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国内市场粮食涨价现象告诉人们,伴随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连年减少,粮食库存开始下降。因此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下,粮食价格就开始合理反弹。种种情况加在一起,似乎给未来的粮食进出口走势罩上一层迷雾。2004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会不会继承2003年的风格,再创一个出口新高呢?翁鸣认为显然不是。他预测,从近期来看,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小麦减产,需求呈现稳中略增态势,导致小麦库存不断降低,2004年小麦仍将是当年产不足需的局面,预计我国小麦进口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可能再度成为净进口国;由于我国玉米需求不断增加,近两年产不足需,以及国家调低对玉米出口支持的力度,预计我国玉米出口会有较大幅度减少;2004年我国加大了对大豆主产区的支持力度,以及优质专用大豆播种面积扩大,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将会有所减少。由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仍将增长。

  对于去年粮食出口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翁鸣解释说,这主要是市场变化因素作用的结果。2002年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粮食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03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相比,在2003年9月以前,我国玉米等粮食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小。因此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运行为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出口创造了条件。

  受累出口退税改革?

  去年,中国出口退税大力改革,粮食出口当然没有“幸免”。在此之前,粮食出口可以获得13%的增值税退税,这等于全额退税,因为粮食的增值税为13%。出口退税调低可能提高粮食销售成本,迫使出口商提高销售价格,即使调高幅度非常小,也会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但业内人士表示,出口退税不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出口,事实上,对于粮食出口,政府还提供了其它形式的财政支持,诸如取消谷物铁路运输税费等。不过,对于国家对粮食出口的这些“优惠政策”,有关专家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粮食出口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是必须适量控制的,从市场的角度看,粮食出口已经利益可观了,“优惠实在没必要”。

  此外,虽然从去年情况看,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强,这只是短期现象。专家认为,从长期看,我国粮食并没有比较优势。而且从确保粮食安全、节约土地资源等角度看,我国的粮食生产应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今后不可能也不宜大量出口,相反,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还会增加。

  来源:农业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