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三方携手做大做强中国乳业

2002/8/30 0:00:00 来源:中国食品报
——中国乳业科技大会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交流对话实录

  在最近举办的中国乳业科技大会上,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谈话,讨论的内容涉及乳业如何发展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会场气氛非常热烈。关注乳业发展的人士纷纷提问,而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代表们的回答和发言,也令会议现场的观众拍手称赞。下面是记者对本场对话的整理实录。

  准确定位各司其职
  提问:我是云南的,来自基层。我认为,关于奶业发展,有些地方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离开了三农问题,提了过高的要求。所以我的问题是:应如何处理好政府、协会与企业的关系。

  方有生(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目前,政府对于奶业的发展提高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措施”的高度,所以现在大家对奶业发展都很重视。但是,奶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越是重视的事情越要按规律办事,不论是奶牛饲养,还是乳品加工,在发展中都有问题。这些问题已得到政府的重视,农业部、科技部、轻工系统目前都在考虑奶业发展规划。农业部奶业发展司对奶业的规划作出了一个量化的指标:到2005年,人均达到10公斤奶;到2010年,根据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人均达到16公斤奶;2015年人均达到23公斤奶。政府作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奶业发展规划,对奶业发展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协会的改革已经提到日程,而且国家也在考虑这个事情,特别对农产品行业协会正在做一些调查,准备出台一些政策,来规范协会,来正确定位协会。有了政府的指导,有了准确的定位,协会将能真正起到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速度、上多少条线、养多少奶牛,对于这些事,政府将不再管;协会则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三方各自做好该做的事情,我想,中国奶业的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消费需求是基准过度炒作不能要
  提问:从2001年统计看,光明乳业销售额、产值各项指标名列全国榜首。今年,整个乳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下一步光明乳业如何做大做强?面对维维集团、新希望等大集团进军乳业,光明乳业怎样看待,又将如何应对?

  王佳芬(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总经理):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企业的层面看,从中国乳业形势分析看,还要看我们将来怎样想问题。光明是有4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是惟一政府指定的牛奶供应商,所以,光明牛奶能在上海家喻户晓。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上海面临着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市场。1998年3月,上海市长告诉光明,以后你们“喝奶”不要找政府,去找市场。从那以后,光明知道找政府已经行不通了,惟一的希望就是找市场,当时光明是非常国有化的企业。光明从1992年开始非常市场化的改革,市场化的改革根本的一点就是,所有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从自己出发,而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是企业能生产什么牛奶,你就喝什么牛奶,而是消费者有什么需求企业就要去满足这个需求。所谓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最本质的就是这个转变。

  光明这几年也在不断改变,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改变,就是改变了所有制。光明从1996年引进外资,成为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此后,我的“领导”不是政府,而是董事会了。而“领导”对我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改变,“领导”看你一年是不是赚了15%,他拿到了就说你做得好,你赚不到就是没做好。2000年,光明再一次进行了资产重组,从两个老板变成6个老板。光明的领导机构变成股东大会,6个老板决定公司的重大问题,董事会提名董事,由董事会选董事长,由董事会决定谁是总经理、谁是副总经理,完全摆脱了原来的行政化的管理,成为完全市场化的公司。我今天作为总经理,如果我能完成董事会交给我的任务,我还能做下去,如果做不好,完不成我也得走。此后,光明又有重大的举措,争取上市。8月9日,光明拿到了中国证监委批准的上市批文,募集的9.5亿资金全部到位,28日将在上海挂牌正式交易,中国的股市上将每天都有光明乳业的名字。

  目前,乳业发展非常快,但回想1993年、1994年在成都开会,每个人2000多元的飞机票,加上住宿,一次几万元,我们都说连会都开不起了,当时可谓是乳业的最低谷。今天这个会议来了1000多位代表,可见乳业形势真的很好。目前,乳业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有很多人支持,大家觉得这个行业有机会。从经济角度讲,哪个行业能赚钱,资本就会凝聚在哪里。“新希望”、“维维”、“德龙”加入乳业是好事,会迅速把我们中国乳品事业做起来。

  大家都觉得行业好的时候,政府做规划将很重要,政府要有导向性:在行业最低谷的时候,要支持;在行业很热的时候要泼点冷水。现在每个部门都说发展乳业,这就有问题。大家觉得这边也不赚钱,那边也不赚钱,惟一赚钱的是乳品,又增长又赚钱。大家知道政府有很多的项目资金,鼓励大家去做;于是有人趁机抬高牛价,抬高奶价。这样一搞,不符合市场规律了,钱就难赚了。所以,乳业目前真的需要政府引导,不能太热,过度炒作会影响行业正常发展。乳业是农业一体化的产业,养一头牛,28个月产奶,这是自然规律,要按规律办事,市场发展速度一定是和奶牛发展速度一致。同时,我觉得我国乳业的基础不是很扎实,在技术上和市场盈利能力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认真做好最基础的工作,从养牛到乳品的加工、销售、营销,都要脚踏实地,靠广告做大的例子很少,我们往往疏忽这一点。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光明计划在2020年跻身世界乳品业10强,但光明百年不变的是“共享健康,创新生活”,为中国人民,为各城市人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共享健康。

  产业链各环节应得到重视
  提问:我是湖南万荣包装公司的,专业作乳品包装。中国乳品是一个大的产业链,包括种草养殖、机械、加工、包装材料、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现在的焦点,不管行业协会还是政府,都集中在养牛和乳品加工这块。实际上,产业链的长度、生命力取决于每一环节,我认为在乳业产业链中,不管是机械还是包装材料,包括保健、种草等,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但是政府、协会对这方面可能是忽略了。昨天一位领导鼓励万荣作中国的利乐公司,要敢于向国际公司挑战,但中国的包装企业起点低,技术人才各个方面基础根本不足以向世界级公司挑战,尽管我们提出一个很好的概念———“万荣包”要成为利乐包替代产品,但真正运作起来,我们感到力量太单薄。政府、协会怎样去支持除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之外的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怎样去重视,请领导给予回答。

方有生:奶业是一个大产业,不仅仅是养牛、加工乳品就行了。既然是大产业,相关的产业都会对奶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有塑料袋、有瓶就行了,现在不行,产品总得包装起来。过去在奶业发展中,我们对相关的产业重视不够,这是事实,因为过去奶业没有发展到现在的程度。1992年改革开放后,外国的乳品企业和涉奶相关企业进来后,对中国乳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是从政府部门到行业协会都应该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但不是一天能解决的。我们确实在包装上比较落后,只要我们重视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迟早的。

  解决原料不足要靠科技产业化
  提问:我是河北农业大学专门搞奶牛增产的,我想就如何搞好奶牛增产的技术问题请教方秘书长。1.如何看待中国的奶牛数量和质量?2.如何看待奶牛的胚胎移植?

  方有生:关于我国奶牛发展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这是当前我国在奶牛业上存在的非常大的问题。我国从总体上讲奶牛资源不够,我国现有奶牛560多万头,即20多人才1头奶牛,同时产奶量很低,平均产奶3200公斤/头。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数量不要发展太多了,另一种是要发展。我国有8亿农民,而养奶牛是农民致富的很重要途径,所以,奶牛数量一定要发展,但发展数量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如果10年以后每头牛还是产3吨多奶,肯定不行。

  关于胚胎移植,应该说作为奶牛育种的一种手段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把胚胎移植作为现在改造低产牛的重要手段,是不恰当的,这是我个人观点。因为不是你给他1头产10吨奶的牛,就一定能产那么多奶。胚胎移植要搞,但不能过热。要搞科技产业化,要解决现在胚胎移植成本过高的问题。

  健全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放心奶”出炉
  提问:有些企业为了赚钱不顾牛奶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周光宏(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中国的企业家肯定是要赚钱的,但要看这个钱赚得是不是合理,对广大消费者是不是负责任。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假如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劣质产品,就不会有奶业今天的兴旺。为了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作为生产企业一定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政府,通过质量管理,生产出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提高身体健康的优质产品。这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落到实处很难,特别面对市场经济,竞争这么激烈。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不单是企业的责任,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监督检查。(记者 虞家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