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首届中国食品企业文化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2002/4/28 0:00:00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4月27日,建国以来食品行业高规格、高水准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大会——“燕京杯”首届中国(食品)企业文化高层论坛暨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会上将产生食品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首批受表彰的企业和企业家。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光照在会上致开幕辞。
中国食品质量报社总编辑朱长学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进食品工业发展》的发言,发言中指出:“21世纪,全球一体化经济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运行规则,新经济中的霸主将是那些通过生产和创造文化来获利的企业。”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固基石,使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我国已加入WTO,在全球经济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中,如何适应新形势,求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全新的重大课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究竟谁代表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如何全面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针?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掀起中国企业文化发展新高潮的支点又是什么……
食品工业是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为探讨中国企业的思想文化与未来,加快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食品企业影响、突出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和中国食品质量报社联合举办了这一盛会。
此次大会汇集了食品行业各产业龙头企业,如茅台、张裕、燕京、伊利等,他们基本上代表了食品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水平,也代表了食品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会上,与会代表将共同研讨企业文化建设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中国食品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我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有代表提出,作为食品企业,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硬件上下功夫,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创建严密的企业文化网络,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以此来增强全体职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如烟台张裕公司先后斥巨资建起了张裕文化博物馆,编写了百年《张裕志》,建起了职工俱乐部等,让职工沉浸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时时感到自己的身份及职责。像燕京啤酒集团提炼了整套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公司努力在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的企业精神。
纵览一下国际企业文化形势,西方发达国家多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有人将之称为“国际营销艺术”。众所周知,没有美国的“西部牛仔片”就没有美国牛仔服和万宝路香烟的世界盛名。没有风靡全球的服装模特表演,就没有今天的皮尔·卡丹和兰蔻儿化妆品。这正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可见,文化才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可见,食品企业要快速发展,就要把企业文化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把建设企业文化落实到创新各种类型及特点的管理模式的现实目标上来。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政治与经济结合的一个最好切入点,不断创新、总结新的经验,使企业文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进而成为推动食品企业乃至食品工业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生产力。
记者从本次大会秘书处获悉,为期四天的企业文化论坛及表彰会,将全面总结建国以来食品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汇编《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食品卷)》,以掀起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记者谷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