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云南:市民如何应对H7N9禽流感?少接触活禽 吃熟透的禽肉

2017/2/23 9:12:41 来源:昆明日报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通报省内出现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这两例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云南外部环境没有检测出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市民感到担心。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部分市民有在家散养家禽的习惯,因此病毒由禽类到人的传播途径无法完全有效切断,专家建议市民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吃熟透的禽肉。

禽流感分为多个亚型

H5N1、H5N6、H7N9……历年来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时有听说,各种禽流感的类型有何不同?从昆明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了解到,目前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类型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而任何一种亚型的禽流感预防措施都是一样的:应尽量少接触家禽及野禽,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据了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多种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HA或H)和神经氨酸酶(NA或N)抗原特性的不同分为若干亚型。其中,HA抗原共有16个亚型,即H1—H16。NA抗原共有9个亚型,即N1—N9。根据不同的抗原组合,就形成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

在1997年以前,血凝素H1—H3抗原的流感病毒主要是在人群中感染,H4—H16的抗原病毒主要是在禽类当中感染,不会感染给人类。在1997年之后,这种状态陆续发生改变,血凝素H4—H16的抗原病毒开始在人群中感染,形成现在所谓的人感染禽流感。

暂未出现人传人

目前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例均无续发病例,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且尚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证据。

据了解,早在1981年,美国就出现过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而我国出现的首例人感染禽流感是在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发关注。

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尽管目前人感染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通常不会被禽流感病毒感染,不过,由于病毒基因突变的存在,有些禽流感病毒亚型可以实现跨物种传播,经由禽类及被禽类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体感染人。但禽流感在人与人间的传播,非常罕见。

此外,按照既往疫情流行规律,每年春节过后发病数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并呈低水平流行直至4月下旬。目前疫情上升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并且近期各重点疫情省份已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针对活禽经营市场和活禽交易的控制措施,进一步控制疫情。

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人感染禽流感,任何一种亚型的禽流感预防措施都是一样的,除采取预防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在进食禽肉、蛋类时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或死的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避免接触水禽、候鸟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

目前并没有预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可用。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H7N9流感,但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及住院可能性。因而条件允许,市民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从而减少感染普通流感病毒的几率,并减少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整合的机会。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应当戴上口罩,立即到医院就医。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另外专家还提醒,体弱、有基础病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年龄超过50岁者为最高危。建议凡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孕妇、小孩,尽量少去市场。这类人出入农贸市场与活禽有直接接触,并出现发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应当高度警惕,尽早就医。记者张晓莉报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