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辽宁检验检疫局服务本溪市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

2016/11/21 9:29:19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11月16日,辽宁本溪九顶铁刹山脚下的铁刹山酒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带来了质检总局颁发给本溪市的新荣誉——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本溪县刺五加及制品(铁刹山牌露酒)”,并举行辽宁检验检疫局推动生态原产地保护现场会暨颁证仪式。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辽宁局围绕如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确定了以原产地保护工作推动本溪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他们加大帮扶力度,深入推动本溪生态城市建设,并以此为样板打造辽宁“大生态”品牌。

近年来,在辽宁局帮扶下,辽宁省各地生态建设与外向型经济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与经贸发展相适应的新路子。在本溪,生态开发保护与内外贸发展并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各领域。

绿色发展带来新的产业

清澈的太子河水在铁刹山前流过,四周青山环绕,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黑黝黝千亩林地……一路上的景色,很难让人与备受钢铁业困扰的雾霾本溪联想到一起。

本溪“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生态建设。天然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给刺五加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给野生刺五加产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据统计,在境内413万亩山林地上,有刺五加林地60多万亩,资源蕴藏总量达30万吨。其根茎不仅可入药、茎叶可食用或制茶,叶片和果实经过浸提后还可以制酒。

本溪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中,走出“刺五加产业”特色发展之路。检验检疫部门也在推动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中找到了服务着力点。

“金字招牌”铸就金山银山

驱车行驶在铁刹山旁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林木丰茂,花草满地。这是本溪农民引以为豪的天然资本,更是刺五加生长的肥沃土壤。坐落在太子河的本溪龙头企业铁刹山酒厂,依托生态资源而生的百年老字号文化概念,通过“露酒”吸引着众多客商和游客慕名而来。

一年前,铁刹山酒业的张良还没有认识到生态原产地的重要性。“以前只是知道烧酒只有中国人喝,走出国门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更没有生态原产地品牌意识。但自从辽宁局本溪办和中检辽宁分公司给我们培训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张良说,“我们是一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获得这个‘金字招牌’后,会在检验检疫部门和林业、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为本溪经济‘舒筋活络、强身健体’。”

“在发展上,本溪实行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冰葡萄酒、刺五加、人参等一批具有本溪特色的生态产品正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实际上是我们和辽宁局为本溪市广大企业上的一次生态建设培训课。目的就是让生态发展理念深植人心。”本溪市副市长于海说。

“多元共治”提供发展动力

现在,深受消费者认可的刺五加产品正在成为本溪市生态建设的“新名片”。刺五加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本溪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检验检疫部门推广的差异化竞争与标准化种植等措施,已经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个良性产业发展模式……

面对刺五加产业带来巨大商机,本溪市政府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在《本溪县现代林业产业“五个一”工程总体规划》中,对刺五加的“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精确设计:刺五加的种植与生产,由分散式粗放经营向科学统筹、精深发展转型,确保永续利用。

“在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上,我们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议,制定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和争取各方对企业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多元共治为更多的原产地保护工作铺平了道路,农民最高兴。”辽宁局本溪办工作人员刘忠礼说。


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发展优势,本溪市的刺五加产业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