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马鞍山渔民感慨 今年刀鱼“史无前例的少”

2016/5/6 15:30:31 来源:中安在线

据皖江晚报报道,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4月27日,长江马鞍山段开捕刀鱼,合法捕捞时间为一个月。5月4日,已经开捕8天,记者探访渔港发现,渔民们捕到的刀鱼非常小,多数渔民数天下来只捕到一两条。十网九空,渔民们也很无奈,他们感慨今年刀鱼“史无前例的少”。

开捕8天只捕到一条刀鱼

5月4日早上5点钟,住在采石附近薛家洼渔港的王红方就和母亲李保英一起,开着渔船出港了。一大早,母子俩是带着满满的期待出发的,因为就在前一天他们结束了接连几天的一无所获,捕到了今年的第一条刀鱼,重达二两。“但愿今天也能捕到一条。”周围渔民以及自己这几天的经历,让28岁的王红方不敢奢求更多。

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眷顾他。6点多钟,母子俩撒下一网,一个小时后,网收上来里面却没有刀鱼。不甘心的王红方又撒了一网,结果还是不见刀鱼影。“很着急,这样下去这个月基本就没有什么收入了。”王红方是一位职业渔民,一家老小所有收入都靠打鱼,如今又正值长江禁渔期,只能捕刀鱼。

中午时分,没有捕到刀鱼的王红方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渔港。而此时,李元祥一家也正好结束了捕捞工作。与王红方境遇相同的是,这一家人同样一无所获。“凌晨3点半就出去了,撒了两网没捕到一条。”对于空手而归,李元祥似乎也从无奈变成习惯,因为开捕8天来,他也只捕到了一条刀鱼。

“今年刀鱼真是史无前例的少,以前再少也比今年好。”王红方说,今年不光是他家,他们渔港40多户捕刀鱼的渔民,基本上都没捕到刀鱼。

有价无市,渔民们寄希望于最后的十几天

刀鱼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因为量少,每年刀鱼开捕时节,其价格总让人“叹为观止”,今年也不例外。据王红方说,当天1.5两的刀鱼收购价在600元/公斤。“每天都有鱼贩子给我们打电话,要我们把捕到的刀鱼卖给他。”王红方说,刀鱼从来不愁卖,只愁没得卖。“前年、大前年,好的时候一天能捕到一两斤刀鱼,那时候还舍得自己吃。”王红方笑着说,虽然每年都在捕刀鱼,但自己家已经两年没吃过刀鱼了。“不舍得,一条鱼就是七八十元钱。”王红方说,今年捕到的那条刀鱼刚上岸就被鱼贩子收走了,二两重卖了70元。

“如果再捕不到,这几个月就白忙活了。”王红方算了笔账,不算单独买的刀鱼网成本,仅仅只是机动船的柴油费,每一网的成本都在十几元左右。“希望后面能好一些。”望着眼前的江水,王红方还是充满期待。按照去年的经验,开捕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捕不到,但是禁捕前的十几天却捕了三四千元的刀鱼。

今年或是捕捞刀鱼的最后一年

54岁的李保英从8岁就开始捕鱼,在她印象里,刀鱼最多的就是她十六七岁的时候。“那时候,一网下去,能捕十几斤刀鱼,并且个头还大,最大的都有三四两重。”李保英回忆道。而在王红方的印象里,也有大获丰收的刀鱼捕捞季。那时候他也才十七八岁,一天最多能捕五六斤刀鱼。

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而到了现在,特别是今年,渔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刀鱼的产量将更低。

几十年间,刀鱼的产量为什么缩水如此严重呢?王红方和其他渔民认为可能与长江水污染有关。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味身价倍增,渔民为暴利,过分捕捞。二是刀鱼洄游产卵后,由于幼苗回归大海时正是捕捞鳗鱼的季节,渔民层层撒网,网眼小至能挂住鱼卵,大多数幼鱼挂网而死。

另外,为了保护刀鱼,据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11月17日,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素有“天下第一鲜”美誉的刀鱼(学名刀鲚)榜上有名。一旦《意见》通过,今年或是捕捞刀鱼的最后一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