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南衡阳市2012年夏季粮油生产情形势分析

2012/5/16 17:28:22 来源:湖南农业信息网

  一、夏收油菜生产形势分析

  产量预测:2012年,衡阳市夏收油菜收获面积达到290万亩,比去年增加12.3万亩。据市粮油站综合分析,亩株数为8000-12000万/亩,每株角果数350-600个,每角粒数20-23粒,以上数据与上年持平,但千粒重达到3.6-4.1克,比去年增加0.1克,据此分析,今年油菜平均单产可达116.9公斤,较去年增产约2%,全市油菜籽总产可望达33.9万吨,较去年增加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影响因素分析:一是良种覆盖高。该市油菜双低杂交良种覆盖达到99.8%,结实率高达95%。二是温光条件好。去年虽因连季干旱,造成部分冬粮油播栽季节推迟,但光照充足,冷暖适宜,利于苗期返青成活,营养积累。年初虽遭遇了30多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冬季油菜的分枝长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自3月中旬以来,气温陆续回升,以晴暖天气为主,对前期的生长不足起到了适时的补给作用,非常利于油菜的扬花结荚,籽粒饱满。三是病虫害防控到位。去冬到今春,油菜病虫害中等发生,以菌核病为主,黄曲跳甲、霜霉病零星发生。各级植保部门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措施到位,对症下药,将病虫为害减轻到最少。

  二、早稻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该市早稻计划面积为380万亩,目前已完成382.88万亩,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播种期推迟,但移栽期提前。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播种期较往年推迟2-3天,3月24-25气温回升后,该市进入早稻播种进入高峰,后期天气晴好,有利于秧苗生长,4月20日进入移栽高峰期,5月1日前,除部分油菜田外,基本移栽完成,比去年提前2-3天。二是秧苗长势良好。一类苗占60%以上,比去年提高15%;二类苗占35%以上,比去年减少15%。三是集中育秧超额完成计划。全市共完成集中育秧66.42万亩,超省厅计划6.42万亩。四是机械化生产程度明显提高。今年全市早稻机插秧比去年增加了15%,软盘育秧比例也比去年有所增加,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栽插进度。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三熟制”油菜收获季节推迟2-3天,影响了早稻移栽。二是病虫害比较严重。据衡南调查,今年稻飞虱迁入异常,较常年要早2―3天,且发生量大,极易诱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大流行;一代二化螟预计偏重发生,秧苗上的虫卵基数超过常年;高温、强降雨天气交叉发生,适温、高湿,可致稻瘟病在老病区和易感植株上流行

  三、春播完成情况

  截止5月10日,已完成春播面积577.2万亩,占计划面积的96%,比去年同期增加23.2万亩,其中早稻383万亩,比去年增加16.7万亩,玉米19.8万亩,已比上年增加4.2万亩,棉花35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

  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预测

  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931.4万亩,比去年增加34.2万亩,其中早稻383万亩,比去年增加16.7万亩,早稻及一季稻23万亩,比去年减少5.6万亩,晚稻406.7万亩,比去年增加17.5万亩。

  五、当前粮油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种田积极性依然不高。一是粮食生产效益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种田积极性。去年我们就一亩稻田双季收益作过调查,得出的结果是一亩稻田种两季年收入不足800元,远不如农民外出务工半个月的收入。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少,导致农业用工工价高,特别是“双抢”时期,工价由70-80元/天涨到100元-120元/天,造成农民务农不如务工的主观意识。

  2、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该市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部分农民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导致耕作层破坏严重,保水保肥能力下降。部分企业排污治污设施简陋,遭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和污染程度不断上升。农业灾害频发,农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大涝大旱天气对粮食生产危害日益严重,病虫暴发成灾造成减产失收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今年该市春夏之交常有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带来防不胜防的灾害;另外几乎每年都发生干旱、洪涝灾害,去年更是遭遇春、夏、秋三连旱,严重制约粮油正常生产。

  3、土地流转机制依然不活。一是许多农民心中存在严重的“恋土情节”,一旦外出失业返乡还有田可耕,还能保证自给自足,温饱无忧。二是没有形成规范的土地流转和租赁市场,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同时农村土地流转没有可操作的价格标准,阻碍土地合理流转。三是合作社以及种粮大户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如:发展资金短缺、机械设备水平落后、组织化整体程度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差等等。而且在组织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要真正完整合理的组织实施、形成规范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运作模式。

  六、几点建议

  1、坚决执行强农惠农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衡政发〔2012〕11号)文件精神,全面启动稳定增产“七大行动”即“压单扩双”促进行动、集中育秧推进行动、耕地抛荒清零行动、台帐管理普及行动、高产创建示范行动、重大关键技术推广行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全力推进吨粮市建设。创新粮食生产四大体制即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机制、建立健全耕地有序流转、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兴粮的长效机制。

  2、认真强化农资市场管理。主要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质量监管,全面开展农资打假和杜绝违禁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坚决执行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确保粮农利益不受侵害。

  3、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

  4、扎实推进土地流转经营。各级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解开农民心中郁结已久的“恋土情节”,充分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的合作方式,如:实行股份合作制,实现农民自主管理,村中农户以自己承包的耕地入股,由各股民投票选举具体岗位,把合作组织的兴衰与股民利益挂钩,实行股东分红或按劳计酬加股权分红等分配方式。整体优势:一是通过合理流转能够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三是通过大户或合作社能够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运作成本、为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5、重点奖扶培养种粮大户。一是在原有的财政投入基础上,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扶持资金的额度。二是在土地出让收益方面,重点投向农业发展,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三是重奖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为他们开放更便利的融资渠道,保障粮食生产工作快速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