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解读通胀压力背后的信号

2011/9/17 7:58:44 来源:搜狐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超七成居民认为当前物价“高,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物价涨幅也居高不下。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百姓的热切期待。

  然而,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影响,也有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干扰。

  来势汹汹 新兴经济体均受其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1、2月份的4.9%,到5月份的5.5%,再到7月份创37个月新高的6.5%,逐月攀升。8月份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处高位。

  此轮物价上涨主要靠食品推动,而包括食品在内列入CPI统计的居住类、衣着类、医疗保健类等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类价格也都出现了上涨。

  在经济增速回落、粮食连年增产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出现物价涨幅持续攀高的局面,实属少见。

  放眼世界,通胀也困扰着其他新兴经济体。与我国同属新兴经济体的印度、巴西等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居高不下。

  内外因素交织 通胀压力加大

  流动性过剩,也就是流通的货币总量过大,是导致新兴经济体此番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认为,新兴经济体物价上涨,首先是由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带来的流动性过剩。

  资源性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增加输入性通胀压力。在8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的同比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6.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7%,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3.4%。

  食品价格的攀升是新兴国家CPI攀升过快的重要因素。此外,新兴经济体大多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土地、污染控制成本上升很快,也增加了通胀压力。

  稳定宏观政策 提高通胀“消解力”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重拳”出击,已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采取了发展生产、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8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由于全球需求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减轻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基数效应也在逐步减弱。

  但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新兴经济体物价上升仍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应当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对通胀的“消解力”。

  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或许是中国经济“消化”成本压力的根本出路。摩根大通公司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建议,在工业、制造业和农业方面,中国应向高端发展,提高生产率,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