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品卫生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008/12/22 15:33:53 来源:网友

    浙江人张殿,做粮油方面的生意快30年了。今年10月16日,他给温家宝总理上书呼吁慎用“面粉增白剂”。张殿近日介绍,“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前两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特意复函向我表示感谢”(12月21日《海峡都市》)。

    所谓增白剂其实是指“过氧化苯甲酰”,根据2007年8月2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允许面粉生产企业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小麦粉处理剂、漂白剂,最大的使用量为0.06g/kg。也就是说,只要面粉生产企业“增白剂”的使用是在规定范围内,就是国家允许的。然而,民间对“增白剂”的怀疑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些年来形成一个怪异是:馒头越来越白,人们越来越不敢买。张殿粮油商人的特殊身份,无疑把民间的怀疑引入了更高层面。

    “增白剂”到底能不能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表示,他们正在作进一步调研和论证。这种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民意的尊崇,值得肯定,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小心求证”,以最大地维护食品安全,呵护公众健康。

    肯定如斯,然而我们希望的监管部门却绝不仅仅“小心求证”。鉴于食品安全重要性及公众的关注度,监管部门更应该“大胆假设”。

    这些年来,相关方面在“小心求证”上应该说做得不错,然而,在“大胆假设”上却始终没有突破。我们看,近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先有案例产生,或者先有民间举报,尔后相关部门才有所知觉。理想的状况是监管部门“先知先觉”,这种“后知后觉”,无疑让人失望,很显然是不敢“大胆假设”的结果。

    监管部门应该“大胆假设”。在对人性的态度上,我们应该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推测;但在对产品的监管上,我们却应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推测,以防止有可能的漏洞,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引来不必要的惊慌。如何做到“大胆假设”,监管部门不仅要善于从民意民愿中寻找蛛丝马迹,而且应该主动出击,针对食品开展检查甚至是“敌意”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已有的标准进行回头看,看看标准是否已经落伍,看看标准对食品安全是否存在潜在危险。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太多惨痛教训,有些标准太过模糊,有些标准太过落伍,从而直接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增白剂来说,相关方面理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如张殿所上书的,“食品首先应考虑的是人的健康,自然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或许以现有的技术标准还不能判定增白剂是否有碍健康,但在不明显影响面粉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天然健康的原则,能够少加的尽量少加,能够不加的尽量不加,以杜绝这可能的漏洞,以还面粉的本来面貌,还公众食品信心。(郭小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