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牛奶大幅提价或可破解中国“乳业危机”?

2008/1/13 10:10:37 来源:人民网

  当我们在餐桌上啜饮着醇香美味的牛奶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一场看不见的巨大危机,正在席卷中国乳业……

  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牛奶行业几乎全盘亏损!特别是岁末两月,中国乳制品企业谁卖出的牛奶越多,谁就亏损得越厉害。

  怎么回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吧:250ml利乐砖无菌纯牛奶,1997年的市场价为3.6元/包,1999年的市场价为2.4元/包,2007年的市场价为2.0元/包(有的月份甚至跌到1.6元/包,第四季度的奶价虽有一定回归,但终因“透支”太多,行业亏损有增无减),……整体来看,10年间价格一路走低,但成本却一路攀升。

  而这10年间,可以说所有食品类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如猪肉价格上涨30%),惟独牛奶价格“不升反降”。

  据业内人士介绍,牛奶价格“逆向运动”是乳业长期过度竞争的结果。这种恶性低价竞争,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问题,具体说,就是产生了“三个阵痛”:企业的阵痛,奶农的阵痛,政府的阵痛。奶农方面,至少有1/3的养殖户是亏本的,宰牛、杀牛现象时有发生;乳制品企业方面,早在2004年亏损面便超过1/3……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31号文件)。

  但据专家分析,中国乳业长期积累的复杂矛盾,远非“输血”能够解决,而必须靠增强行业的“造血”功能来逐步破解。

  中国乳业如何“造血”?业内人士分析,必须“三管齐下”:一是推动牧场升级,养殖形式要由散养化、低产化向规模化、良种化发展,同时,提高奶牛养殖的回报率;二是推动企业升级,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与科技水平,向科技要效益,向整合要效益;三是市场升级,跳出长期恶性竞争的圈子,回归市场理性,还企业与奶农一个合理的利益。

  没有盈利的龙头企业,就不会有盈利的奶农。面对10年来一路砍价、“奶贱于水”、全行业面临亏损的现状,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乳业“透支”太多,“解套”的第一步必然从市场开始,只有给牛奶一个合理的价格,整个乳业生态圈才能休养生息,继续循环,才有可能期待它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因此,2008年,牛奶的大幅提价必将成为中国乳业和中国百姓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